发抖音

玩转抖音
告诉你抖音里每一个秘密!

电商刷单江湖:“每天60万刷手待命”

 2024-03-13 10:01:14  阅读 0

昨晚,“宝宝刷单网”QQ商务群里,“主播”们还在发布刷单任务。

昨天被曝光后,“握手网”已更名为“杭州网”。

新京报昨日发布了关于电商诈骗案件的调查报道。

■《电商刷单:“每天60万刷手待命”》追踪:

据透露,该平台已更名,仍在发放刷单任务。

阿里巴巴表示,今年已监测到2800多个诈骗团伙; 专家表示打击欺诈需要线上线下共同努力

商家免费放单群2020_商家免费放单平台_商家免费放单平台是什么

昨天,新京报报道了对电商平台商家如何在双十一前增加好评、促进销量的调查。 其提到,多个网上订餐平台,包括“握手网”、“宝宝网”等,都是通过APP、社交软件、语音软件进行刷单交易。 “握手”客服还声称,平台上有60万“刷手”。

被曝光后,上述以往业务频繁的诈骗网站均已关闭网页,但“握手网”仅更改了APP名称,但诈骗业务仍在继续,而“宝宝网”则仅更改了APP名称,但诈骗业务仍在继续。诈骗网络”依然在群聊和语音频道。 继续前进。

昨天,阿里巴巴回应称,今年通过数据技术主动风控,识别出2800个票据诈骗团伙,京东也表示正在加大打击票据诈骗力度。 互联网法律专家朱伟认为,订单欺诈已形成新的产业链,需要电商平台和相关执法部门线上线下共同打击。

■ 回访

刷单APP已更名,仍在发布任务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双十一”前,一些订单诈骗平台隐藏在社交软件、语音软件的群聊、频道中。 一些平台推出订单欺诈软件,商家注册并发布任务来“假订单”。 “手”网上抢单,生意频繁。 其中,“握手网”客服声称每天有60万“刷卡用户”,而“宝宝拴网”客服则声称每天有1万“刷卡用户”在线。 在这些平台上下单的商家主要来自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

报道发布后,记者昨日发现,“宝宝换单网”已无法开通,但其QQ群内,商家仍在密集下单。 上午,群助理要求群友更改群名,发帖的“主播”同意改成“主播”。 该助理没有给出更名原因,但要求必须在当天完成。

记者观察到,在“宝宝刷”一个300多人的QQ群中,上午9点到晚上8点,有15名“主播”在下单。

商家免费放单群2020_商家免费放单平台是什么_商家免费放单平台

此外,新京报报道中提到的“握手网”注册页面已无法打开。 记者尝试添加该网站客服,但未得到回复。 昨天晚上,记者再次打开握手APP,页面上弹出软件更新提示。 新软件更名为“杭州网”,原来的蓝色图标改为绿色,但软件内部布局没有明显变化。 记者发现,更名后的“航双网”APP上,刷单任务仍在持续更新。 在其下单页面,昨天有约50个假订单,任务上线后立即被刷单抢购。

■ 回应

【阿里巴巴】今年查获订单诈骗团伙2800余个

针对新京报关于欺诈订单的报道,阿里巴巴表示,正在不断升级打击欺诈交易力度,利用社交群反作弊算法、物流空包算法、欺诈资金网络算法,从各个环节入手打击欺诈行为。交易。 、建立覆盖全环节的大数据实时风控和审核体系。 2018年1月至今,阿里巴巴共监控信用炒作平台2800余家,其中虚假订单QQ群2384个,空白交易平台290个,虚假交易平台237个。

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阿里巴巴共有4.6万家店铺因订单欺诈违规而被关闭。 随着打击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这一数字下降至2.6万人。

为从源头上打击欺诈订单,切断上下游产业链,阿里巴巴自2014年起积极与当地工商执法、公安等部门合作。阿里巴巴向联盟提供了四批信用炒作“黑名单”,包括85家企业、66家信用炒作平台/网站、100个信用炒作QQ群。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联合多省市工商企业对多个欺诈计费平台和非法生产组织开展线下打击,累计提供线索20余条。 据阿里巴巴调查显示,大学生和家庭主妇目前涉足信用炒作和订单欺诈行业。 数以百万计的网络平台欺诈用户中,70%的年龄在20岁至24岁之间,其中大多数是大学生。

阿里巴巴表示,欺诈行为需要行政监管部门、司法部门、行业协会、电商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打击。 电商平台没有执法权,这是肆无忌惮、屡屡违规的根本原因,这让平台相当头疼。

商家免费放单平台是什么_商家免费放单平台_商家免费放单群2020

【京东】利用大数据识别虚假交易

京东也在努力打击欺诈订单。 据了解,京东开发了“反欺诈识别系统”,利用大数据识别交易过程中的异常数据,精准定位虚假交易。 经查出的欺诈订单将不计入销售排名,虚假评价内容将被删除。 据京东介绍,为了打击虚假交易,京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和惩罚措施。 对于被系统认定为虚假交易的店铺,京东将严厉处罚该商家。 涉案产品将受到降级、下架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予以关店处罚。

京东一位负责人坦言,近年来,订单欺诈上下游分工已经明确,形成了完整的灰色产业链,包括虚假物流、订单欺诈软件、出售个人信息等。因此,打击“信任投机”不再是某个公司或机构能够完成的任务,而是整个互联网行业需要跨平台、跨企业共同打击的不良行为。

■ 专家意见

打击欺诈订单需要线上线下共同努力

互联网法律专家朱伟表示,目前各个电商平台已经能够通过技术手段检测到很多网络诈骗行为。 平台本身有权通过平台协议、违约金、账户管理等问题对商家的欺诈行为进行惩罚。 限制商家。

线下诈骗产业链涉及从行政处罚到刑事犯罪等多种不同问题,可以由工商部门、消费者维权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共同管理。

朱伟告诉记者,诈骗行为已经存在了这么多年,并没有得到根本治理。 这就需要多部门联合管理,通过技术手段,从平台的线上规则到线下法律,管理部门、平台、商家、网民都要共同努力,实施综合管理。 如果用户不举报,产业链就不会断裂,就很难进行严厉打击。

在朱伟看来,当前网络上的诈骗行为不再只是电商平台的专利。 “还存在反向欺诈的现象。 有些店铺恶意欺骗竞争对手,导致其触发平台的检测机制。 。 另外,还有刷流量、刷点击,都属于这一类。”朱伟说,现在互联网上有一个现象,很多人喜欢用数据说话,但互联网上的数据是容易证伪,“小到电商单量,大到明星粉丝,大到新闻舆论,归根结底都是诚信问题。 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实际上就会导致完整性崩溃的状态。 一切都用数据来说话。 回想起来,其实有必要反思一下,为了保证廉洁,我们应该在监督上下功夫。”(李明、刘静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