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已经过去一周了。
你买了吗? 你买的东西收到了吗? 我在直播间买了很多护肤品,也陆续收到了。 现在看来,有些产品确实很便宜,但还是有不少商家趁大促销之际,暂时涨价。
我对一双鞋很感兴趣,打算在大减价期间购买。 没想到那天涨了100多块钱,后来就没买了。 不过,与这些相比,今年讨论最多的两个话题就是“廉价”和“主播”。
毋庸置疑,便宜已经成为购物决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而主播方面,自带光环的明星艺人备受关注。
以远望科技为例:
公开数据显示,其拥有100余位专家,累计上架产品6.8万种,播放量总计2200次,播放总时长6282小时。
公司双11 GMV(总交易额)突破32.9亿元,旗下艺人贾乃亮个人创造销售额13.6亿元。 这一成绩不仅为公司业绩助力,还在某短视频平台整体销量榜上排名第一。 。
在小红书平台上,董洁、张晓辉、伊能静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当潮水来临时,它必然会随着潮水而回来。 不可否认,今年的双11也见证了很多明星慢慢淡出直播间。 那么,明星带货是一门什么样的生意呢?
一、机会主义和长期主义视角的变化
为什么?
明星带货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时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直播就开始尝试与一些明星合作。 那一年,张大奕出道,观看人数超过41万,GMV达2000万,创下淘宝直播新纪录。
这标志着直播电商的开始。
2017年,不少明星、网红主播也通过直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真正火起来是在2019年,今年被视为线上新物种爆发的一年,社交电商、团购、直播电商多元化发展。
到了年底,随着黑天鹅事件的爆发,大家都无法出门,很多明星也面临着无法正常上班的困境。 他们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粉丝价值开启“副业之旅”。
有些人较早进入游戏,获得各大短视频平台的支持,较早尝到好处; 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少有500位艺术家将首次开始销售产品。 今年也被称为直播元年。
前几天,我和一个曾经合作过的牛奶品牌商聊天。 他表示,为了与明星合作,市场部会打印一份名单,一一联系经纪公司。
当时,名人合作佣金没有标准。
其数量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 差距相当大,你无法确定这些合作能带来多少销售额,但在过去看来,寻找明星代言也需要额外的成本。
用代言费换定位费也更划算,明星带货是双向合作。 他们希望与品牌拉近距离,寻求更多其他方面的合作。 品牌也需要他们的代言,这似乎一石二鸟。
很多明星对喝酒不感兴趣,也不想把精力放在卖货上。 旁边的一位艺人经纪人告诉我,当时卖货拿到的佣金并不丰厚。
相反,如果您一次引入20-40个产品,则数十个项目的总槽费高于佣金。 很多明星自己去那里只是为了增加粉丝并赚取老虎机费。 在商务谈判中,你也将能够说得更清楚,无需保证数量,这有助于传播信息。
当时,很多名人都看到了短期机会。 换句话说,没有人可以出去拍戏。 为了不浪费他们的时间,投资也没有损失。
但后来发展势头发生了变化。
许多明星都可以通过直播取得巨大成功。 就是因为有的人业务能力强,团队服务好,个人喜欢。 有了平台的支持,他们觉得这个行业比娱乐行业更有前景。
还有一些明星通过直播积累了大量粉丝,比如刘涛、景甜、林依轮、黄圣依、杨紫等; 也有一些明星,虽然没有达到回头率的效果,但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百万粉丝基础,所以选择留在直播行业。
坦白说,在年轻人横行的情况下,他们回归娱乐圈可能不会比现在更好。 因此,直播成为他们长期的职业选择。
直播行业的竞争总是很激烈,明星也不能幸免。 到2022年,这种现象将变得尤为明显。 很多明星在直播领域很快就达到了极限,尤其是在处理售后服务、假货等引发的舆论问题时。
另外,当时各大平台抢夺人才的竞争基本结束,以往对明星的特殊扶持也有所减少。 这导致明星直播数据急剧下降。
因此,从2022年至今,不少之前获得平台大力支持的明星,一旦失去了忠实的粉丝群体,就发现自己在直播行业越发举步维艰。 最终,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停止直播业务。 这也算是对“个人名誉”的最终维护。
2、为什么以前明星通过直播带货很容易,现在却不如网红了? 1. 大多数名人不愿意付出努力
明星与网红本质上存在明显差异。 大多数明星都有专业背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院校,然后进入娱乐圈。
网红基本都是跟随抖音、快手等平台,靠唱歌、跳舞、喜剧,或者前期是商人,靠一个短视频突然走红。
虽然两者都是靠“作品”来吸引公众的关注,但这些作品的性质不同; 明星作品集中在电影、电视剧、音乐等艺术形式上,而网红则更多地依赖平台。
两者在舆论影响力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 明星的一举一动和私生活都可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网红的个人生活和动态一般不会受到太多关注。
搬运货物时更明显。
很多明星都有自己的主业,比如拍戏、参加演出等,直播更多的是副业或者尝试新鲜事物; 对于网红来说,卖货可能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产品都很便宜。 明星们可能根本就不会使用这些产品,尤其是那些主业发展良好的明星。 他们自然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在直播带货上。
昨晚看了董老师的平湖羽绒服直播。 他从晚上7点到凌晨2点进行直播。 期间,他还提到,前一天他只睡了三个小时。 这种长时间的直播和高强度的工作量对于明星来说可能很难实现。
此外,明星带货有时也会面临舆论风险。 在我的另一个娱乐圈微信里,我经常看到社区里的公告,明星需要带一位主持人或者解说员来进行直播。
很多时候明星都会找主持人和产品讲解员,以减少直播时介绍产品的次数,减少说错话的风险。
最后,明星赚钱的方式有很多。 认可的类别有五个:演出收入、代言广告、商业活动、发行音乐作品、开发周边产品。 挑一款就行了,哪一款比带货更舒服、更方便。
因此,对于很多明星来说,他们并不想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带货。 毕竟赚钱并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自然不会太在意。
2、用户越来越专业
如今,人们在看直播卖货的时候,不仅仅只是看直播,更多的是关注主播如何与大家互动,对产品的了解有多深。 在这一点上,网红比明星要好得多。
以我的经历为例:
我很喜欢看某个运动品牌的直播。 在直播间里,我经常开玩笑,和主播互动。 比如你给我试穿那双鞋,或者调侃我瘦脸太难了,或者说中控声音要小一些等等。
主播通常都会回复我。 假设换成明星来做直播,很可能不会那么亲民,因为明星一般不会像网红、品牌那样贴近观众,直接与观众互动。
而且,作为消费者,我觉得网红通常比明星更了解产品。
主持活动时我必须化妆。 以前用过芭比布朗16号粉底液,前几天突然找不到了,打算买个替代品应急用,于是就去了一个网红直播间。
当我去网红直播间时,他会给我介绍,并根据个人经历给出建议。 相比之下,名人虽然出名,但他们可能对这些产品了解不够,也不擅长提供具体信息。 建议。
从粉丝的角度来说,我也是粉丝。
虽然明星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但粉丝更多的是因为电影、电视剧、音乐而喜欢他们,而不是因为明星推荐的产品; 而明星的时尚品味、使用的产品、衣着根本无法得到,或者说,对于普通粉丝来说,往往是遥不可及的。
而且,粉丝对于明星和网红的期待也是不同的。 明星粉丝更关注私生活、八卦、艺术作品、网红粉丝,追求生活方式、审美或者专业知识。
显然,在某些情况下,网红推荐的产品显得比明星的更真实。
通过以上两点的详细分析,不难发现明星带货流量和影响力较大,但与日益专业的网红相比,他们在亲和力、产品知识、用户互动等方面存在差距是肉眼可见的。
3、明星退出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为什么?
1、平台必须构建稳定的社区生态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社区产品平台,初期都会依靠顶级KOL、明星来吸引流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策略的缺点开始显现。
例如:
就像最近发生的眉笔事件一样,一位大主播随口说了一句话,惹怒了很多人; 这说明现在的网友已经厌倦了明星和大主播,不再希望看到他们占据所有的风头。
从直播开始,特色鲜明的主播和明星无疑会对行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量就会堆积在这些人身上,其他中小主播和商家就很难有机会了。
为了解决这种不平衡,平台和MCN机构必须改变策略,更多地向广大创作者和商家倾斜,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发展。
这种趋势也体现在图文市场上。
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头条文类的大型自媒体玩家数量有所减少。 即使是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大型网站,每篇文章的日阅读量也能达到五万,这也算是相当不错的表现了。 。
这是什么意思? 只有不断重新分配流量、资源,释放更多机会,大家才有生存之道; 直播也是如此,必须“去头”。 只有这样,小主播、真材实料的商家才有机会。 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