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的2023年,科技和互联网行业又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各大龙头企业跌宕起伏,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营收逼近腾讯。王朝更迭正在发生;有多少个销售点?它来了又去,元宇宙和新消费停滞,半导体从周期低点缓慢反弹,大型人工智能模型飙升……
过去一年诞生了哪些值得记住的新技术/产品?哪些公司和行业正在经历最令人兴奋的变化?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全面梳理行业变化,价值研究院推出“2023请回答”系列年终回顾,邀您回顾今年科技和互联网行业的失落与希望,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为移动互联网最后的流量高地,短视频将在2023年迎来自己的拐点。
Mod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短视频用户规模约为10.12亿,占网民总数的94.8%。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短视频粉丝为“密集型用户”,每人日均使用时长接近3小时。
然而,经过几年的狂奔,短视频增量用户即将面临枯竭问题。这是任何赛道都无法避免的命运。回过头来看,短视频用户增速在2022年底已经回落至个位数。虽然2023年的统计数据尚未出炉,但结果并不难预测。
增速下滑对行业的影响可能比想象的更加深刻和全面:平台、创作者、MCN机构之间的流量争夺战将更加激烈,甚至可能引发混乱;流量增长的高峰将迫使行业投资者正视商业化问题,目前未知支付等新模式能走多远……
今年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但也有“喜忧参半”。在抖音、快手等头部平台的引领下,新一轮的竞争正在发生且愈演愈烈。
(图片由价值研究所提供)
格局再变:斗快对峙,视频账号崛起
几乎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国内短视频行业就一直处于抖音和快手争霸的局面,而且这一点多年来都没有改变。从活跃用户、市场份额、收入等多个维度分析,抖音和快手牢牢占据国内短视频行业第一梯队,两者差距并不大。
截至2023年上半年,快手DAU已达6.73亿,日活也同比增长8.7%至3.76亿。累计相互关联用户数已超过311对,同比增长50%,这也彰显了平台超高的用户粘性和活跃的社区。花费。尚未上市的抖音尚未向外界披露用户信息,但根据各独立机构的研究报告,其月活跃用户数仍然击败快手。
斗、快两位英雄近身肉搏,堪称针锋相对。
比如,随着泛知识内容的兴起,快手刚刚在8月23日宣布升级“新知识创造者”计划,为优质专家提供流量倾斜和变现支持。抖音于8月29日启动知识公开课内容扶持计划,面向全国高校招募优质创作者和课程内容。
另一个例子是AI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快手推出“AI小快”,提供短视频互动、文案修改、图像生成等功能。抖音推出了“AI搜索”,还提供智能问答、智能搜索等服务。
斗与蒯多年来互相争斗,互不屈服,也不屈服。从最新的业绩数据来看,过去一年两大巨头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战斗还将继续。
今年第三季度,快手总收入达279亿元,同比增长20.8%;调整后净利润达31.7亿元,远超市场预期的26.6亿元,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全面盈利。主要由短视频业务带动的广告收入录得146.9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高于直播、电商业务,核心地位进一步强化。
字节跳动尚未公布2023年财务业绩,但有报道称其上半年总营收达到惊人的540亿美元,已经超过腾讯同期营收。从营收结构来看,广告依然是字节第一大摇钱树,而抖音则贡献了大部分营收,吸金能力瞬间超越同行。
但真正的敌人往往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外。短视频的“后起之秀”无疑是靠微信视频号。背靠微信这个中国互联网世界最大的流量池,视频账号自然不乏用户。在过去的一年里,视频账户势头强劲。
新榜发布的视频账号年中发展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底,视频账号评论数和转发数同比分别增长70.1%和68.1%。领先创作者平均每月发布的内容数量也增长了 55.6%。粉丝创作者的数量增加了两倍多。
(新邦研究院图片)
短时间内,视频账号还无法挑战抖音和快手的霸主地位,但它已经展现出黑马潜力。既然马化腾在内部讲话中称短视频是“全观众的希望”,未来腾讯肯定会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扶持视频账号。 2023年,腾讯战略搜索将砍掉很多不必要的边缘业务。 2024年,它将更加专注于视频账号等不断增长的核心业务。只要努力,也许就会出现奇迹。短视频可能很快就会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格局。新模式。
除了抖音、快手视频号三大巨头之外,越来越多的平台都在以短视频为基础组件。例如,支付宝去年4月在首页推出短视频入口,11月宣布全面开放生活账户UGC创作入口,鼓励用户发布更多短视频内容;拼多多短视频业务“多多视频”去年初峰值DAU突破1.5亿大关,接近快手的三分之一;美团APP也在去年下半年推出了短视频一级入口,并加大了相关岗位的招聘力度。这些玩家制作的短视频更多的是核心业务,与抖音、快手、视频号不在同一个竞争维度。
随着追赶者逼近,短视频下一阶段的竞争远比想象中激烈。
网红着急:流量红利逐渐减少,翻车已成常态?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短视频用户增长放缓,这对各短视频平台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意味着流量红利的减少。
要知道,几家头部短视频平台的用户重叠率极高,想要留住用户并不容易。一旦增量用户枯竭,难以吸引新用户,现有产品的竞争将变得异常残酷。统计显示,只有25%的用户只使用一款短视频应用,超过一半的用户同时使用2或3个应用。其中,抖音和快手重叠率最高,达到65.4%。
在此背景下,不仅平台会紧张,短视频创作者和MCN机构也都在忙着流量。为了留住粉丝、快速创收,行业出现了恶性竞争的趋势。一些创作者走上了歪路,行业出现虚假营销、低俗甚至边缘化等情况。
每年,短视频都会有流行和崩塌,但2023年似乎发生得更加频繁,从流行到崩塌的时间间隔变得更短。
抖音10月限定顶流“于文亮”取得了7天粉丝破百万、单月粉丝增长300万等一系列疯狂数据。因为双11前夕,他连续带麦举办了10场直播,而在另一位网红“陶渊明”表示“直播就是为了赚钱”时,他回应道,“我说的是心里话” ”。他遭到了粉丝的严厉批评。这10场直播之后,于文亮几天之内就失去了数百万粉丝,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
同样在现场PK后崩溃的还有收获了无数50、60后银发粉丝的两位顶级明星“秀才”和“一笑倾城”。
去年8月,抖音粉丝1900万+的《一笑倾城》与粉丝1200万+的《秀才》上演了“世纪对决”。连麦PK吸引超2000万网友观看。然而,直播结束后不久,“秀才”账号就被抖音正式封禁。官方的封禁原因模棱两可,但据粉丝爆料,这与“人才”诱导打赏的行为密不可分。
“秀才”的禁令也起到了惊山动虎的作用。 《一笑倾城》主动停更新两个月,直到11月4日才悄然恢复更新。《秀才》、《一笑倾城》、《宇文亮》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可以在过去一年的收视率最高的短视频列表中添加许多熟悉的名字。
铁定的平台、流动的网红、薛定谔的算法。谁能继续流行,谁又会流行,没有人知道。但不难看出,网红们确实很着急,渴望增加粉丝、渴望引流、渴望套现。短视频网红粉丝数量缺乏含金量早已成为业界共识。在算法推荐机制下,平台始终控制流量的分配。虽然小明星靠口碑,大明星靠缘分,但运气的因素毕竟太难以捉摸。抓住人气窗口,利用平台提供的流量寻找变现途径,是大多数网红的唯一选择。
当短视频流量红利减弱的时候,网红只能加快变现的步伐,进而滋生各种乱象。归根结底,这是短视频流量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要消除这些乱象,一要依靠平台的严格管控和监管;其次,我们要建立更健康、更可持续、更持久的商业生态。
加速商业化,短视频平台还有哪些王牌?
短视频监管政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紧,去年底迎来新一轮严控。 12月12日,国家网信办宣布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理整治短视频不良信息内容引导”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传播虚假信息、展示虚假信息等三类问题。不当行为和错误观念的传播。
不同的是,在这一轮严格的政策调控中,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头部平台甚至比监管机构还要紧张和担忧。或许平台也明白,短视频乱象已经到了必须铲除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未来的长远发展。
除了投入大量人力清理违规账号外,平台的监管规则也不断细化,短视频达人的创作环境也更加规范。以抖音为例。 11月,宣布严厉打击“大小号”不当推广行为,禁止有组织、批量发布同质化、低质量内容。此外,各大平台也实行了实名制。粉丝超过100万的快手账号和粉丝超过50万的抖音账号需要显示实名认证信息。
至于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个领先平台的创收方式已经很明确。电商、本地生活是现阶段最好的答案,而短剧则是正在崛起的新趋势。
短剧的热度飙升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一切发生得相当突然。如今,各大平台都在花时间规范管理制度、清除不良账户,但尚未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相比之下,电商和本地生活的支柱地位早已得到时间的证明,现在也变得更加可靠。
抖音和快手无一例外地依赖电子商务来实现商业增长。快手CEO程一晓在去年的快手电商吸引大会上表示,电商是快手商业化的“命脉”,并承诺投入600亿流量支持商家。
但对于一些不具备直播带货条件、只懂得创作而不擅长带货的达人,或者转化率过低的垂直创作者来说,平台在电商方面的重金投入企业无法解决其货币化问题。 。更何况,还有很多用户更喜欢不涉及带货的内容,很多用户对直播购物不习惯甚至反感。
鉴于此,回归短视频创作场景,平台还需要为创作者提供一些更直接、门槛更低的变现方式——抖音的试用付费模式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变现可能。抖音的支付模式是在没有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悄然推出的。显然是想先试探一下用户的口味。其付费短视频的定价区间为1-10元/条,平台收取总技术服务费的30%。乍一看,这还是个好主意,但用户态度相当复杂,能否大规模推广还很难说。
由于中国用户习惯免费上网,内容付费在中国尚未全面推行。 B站此前也曾尝试过自制内容付费模式,但效果并不理想,随后就被放弃了。就连曾经想依靠付费会员解决内容问题的爱优腾,现在也不得不加强广告等商业手段。由于国内用户对于内容付费仍十分谨慎,对付费模式的接受程度远不及海外用户。作为短视频行业的领头羊,抖音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新事物。不得不说,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也给创作者带来了新的变现可能性。
相比之下,打造影视综合营销基地、推动电影制片厂增加投资预算则进展顺利一些。以院线电影为例,从春节档的《河水红了》,到暑期档的《失落的女孩》、《全有》和《全有》,再到跨年档的《一闪一闪亮晶晶》。 》创下预售票房新纪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被视为营销主阵地,投入大量素材、消耗大量预算。
从探索内容付费到打造营销阵地,平台与创作者达成了共识:除了带货,变现还要靠优质内容。
短视频是内容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浪潮”。算法和流量的用好固然重要,但核心竞争力还是内容。 2024年,我们期待更多真正优质的内容创作者,更多真正优质的内容在短视频平台上涌现,也期待短视频平台能够在内容生态中形成良性循环,取得更高的成就。有质量的增长。